月上瓜洲·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
张辑〔宋代〕
江头又见新秋。几多愁。塞草连天何处、是神州。
英雄恨,古今泪,水东流。惟有渔竿明月、上瓜洲。
注释
①神州:指中国,此指京都。
创作背景
南宋时期,半壁江山的悲恨,驱走金人、统一中原的愿望,是许多爱国词人词作的主题。这便是其中一首。南徐是镇江的古名,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,曾被米芾题为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。这里曾是孙权和刘备共商抗曹大计的地方,稼轩在此数次赋词。北望神州,作者的感慨可想而知。
简析
词的上片突出一个“愁”字,下片塑造了“渔翁”的形象,借写月下之景,抒发词人报国无门,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。全词寄寓着词人悲凉的情绪和深沉的爱国之情,表达自己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、失望之情及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、无可奈何之情,动人心扉。
赏析
此词通篇借景抒情,蕴涵着无限凄凉感时之意。上片触景伤情,引起了故国之思。江头新秋,又带来几多新愁。塞草连天,神州何处?写出了对故国的无限忧思。下片抒发感慨。古今多少英雄泪,都随江水东流去。眼前只有瓜洲明月,江上渔竿。感时伤事,不尽欲言。全词含蓄蕴藉,感情真挚,委婉细腻,风雅自然。
张辑
张辑(生卒年不详)字宗瑞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张辑有《沁园春》(今泽先生)词,自序云:“矛顷游庐山,爱之,归结屋马蹄山中,以庐山书堂为扁,包日庵作记,见称庐山道人,盖援涪翁山谷例。黄叔豹谓矛居鄱,不应舍近求远,为更多东泽。黄鲁庵诗帖往来,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。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,又能节文,号矛东仙,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。有词作《月上瓜洲·南徐多景楼作》等。 48篇诗文 24条名句
念奴娇·过洞庭
张孝祥〔宋代〕
洞庭青草,近中秋,更无一点风色。玉鉴琼田三万顷,着我扁舟一叶。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(着 同:著;玉鉴 一作:玉界;明河 一作 银河)
应念岭海经年,孤光自照,肝肺皆冰雪。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。扣舷独啸,不知今夕何夕!(肝肺 一作:肝胆;短发 一作:短鬓;沧浪 一作:沧冥;尽挹 一作:尽吸;岭海 一作:岭表)
南乡子·自述
苏轼〔宋代〕
凉簟碧纱厨。一枕清风昼睡馀。睡听晚衙无一事,徐徐。读尽床头几卷书。
搔首赋归欤。自觉功名懒更疏。若问使君才与术,何如。占得人间一味愚。